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没有私心杂念,不会欺天瞒地,也不会耍阴谋诡计,面对被人欺负时经常一笑了之,不会挂记在心,身心清净心情愉快,因此也就生活在幸福之中。
邪恶的人却正好相反,它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罪恶的阴影之中。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提心吊胆的人生与内心坦荡的人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有一句话叫:是非日日有,不听自然无。当我们的心时刻能保持一份清静自然,纵然别人在你面前讲是非,你也当成是没听到一样,这样,你的人生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因为你见若不见,听若不听。
小时候曾经去过一个城隍庙,在那里我看到了庙檐下挂着一个大算盘,意思是说神灵总有一天要与人算他的善恶之帐。
那里的横匾写着:“你又来了”。两柱有一副对联是:“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读过之后当时我就感到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善良的人会受恶人的欺侮,但从因果规律看,他不会永远被人欺侮。
恶人得到“好处”也是暂时的。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认为不能做善人。
我们要少一些指责,多一份宽容,自己过得很自在,他人也会感到舒服。
幸福快乐的生活,其实就在我们当下,只是我们不懂得过。人生并不复杂,幸福也很简单!
正所谓:“茫茫宇宙大世界,浩然正气充天地,善恶自有天作证,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生之前程事业在于淡定。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我们有过荣耀和成功,也有过失败和挫折;有过喜出望外,也有过痛心疾首;有过狂风暴雨的摧残,但也有过艳阳高照的沐浴。
面对这些我们无需大喜过望,也不必大悲欲绝,因为这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做好自己,怀一颗柔软的心,行走于天地间,柔软或许感化不了心狠,但至少可以得到平静,活得安逸,每一步都走得无愧于心。
只要用一种淡定的心态去面对,必将迎来芬芳的人生。
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开篇就讲:“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孟子也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无论是天地的正气,还是个人的浩然之气,都说的是一种充塞与天地之间的大气磅礴之意境!
此意境只有与天地自然合一之人才会有深切的体悟!
善待天地,那是生活空间;
善待父母,那是生命来源;
善待家人,那是今生最亲;
善待同事,那是工作伙伴;
善待恩人,那是困苦救星;
善待冤家,那是还债主人;
善待陌生人,那是未来的因缘;
善待动物,那是人类朋友;
善待植物,那是生命美景;
善待一切,它们都因世间的大美而存在。
有一首偈颂:“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天就是指因果规律。
社会上常讲:“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本来是“无度不丈夫。”被人错读成“无毒不丈夫”,“度”就是度量、气度。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丈夫。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培养人们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古代有一个道德修养很好的人,叫林退斋,这个人福报很好,儿孙很多。
他在临终时,儿子都跪在他面前说:“您要离开我们了,最后留点什么话让我们终生奉行吧。”
他说:“你们要学会吃亏。”这正是他对儿孙的最大关怀,让他们懂得吃亏是福。
有一句话叫:莫以成败论英雄。
并不是赢的人就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他能战胜自己,真正做自己主人的人。
多一份宽容,也能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因为你的心是善的,不发怒,细胞也会过得很快乐,要有一颗真正关爱对方的心。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最后吃亏的,还是做坏事的人!
只是我们的眼光看不到那么远,只看到眼前。
孔子在《易传》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老子也说:“大道无为,上善若水。”善行的本身是好的,普天下各种宗教党派都在提倡人人善行。
善行不求回报是奉献才是真善。
中国人大多信奉“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可惜没有几个人能信奉“达则兼济天下”。
大多数的中国人为了吃饱而努力拼搏,遇到乞讨者能给点零钱,或许,这样的行为在物质上对贫者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在精神层面,却会像冬日的阳光一般融化行乞者那颗快要冻结的心。
人善人欺天不欺,这叫存心有天知。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虽然有过狂风暴雨的摧残,但至诚恳切,久而久之,自有拨云见日、青天开朗的一天。
少一些指责,多一份宽容,自己过得很自在,他人也会感到舒服。幸福和乐的生活,其实就在我们当下,只是我们不懂得过。
其实,人生并不复杂,幸福也很简单!“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此语道破了天机,它告诉世间的芸芸众生:天理昭昭,因果不爽。
经年之后,我居然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原来它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告诫人们善良的人虽然可能会被人欺负,但是善有善报,最终他会有好报的。
恶人恶政普通的民众可能会惧怕他,但是因果报应总有一天会清算他的恶,恶行定会有恶报。冥冥之中自有公道。
留言反馈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其实孔子这句话,还是打了折扣,应该说各个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
孔子这句话同时说明了研究学问,不光是在死的书本上下功夫,还要在社会上观察:别人对的要学习,不对的要反省。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都懂得这个道理很对,应该这样做。可是照我们的经验,人都不肯这样做,包括我在内,人们多半有一种傲慢的心理。照孔子的态度,对比自己好的人要尊敬,向他看齐。可是发现一个比自己好的人时,由于这种傲慢心的作用,自己心里很难受。再过两秒钟,觉得自己还是比他好,于是越想自己越好,有如乡下人说的:“天大,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伟大。”人类就天生有这种劣根性。所以孔子这几句话看起来很平淡,没有什么难处,仔细研究起来,若说在人群社会中,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而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容易作到的。《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爱出者,才能爱返;福往者,方能福来。
有时候,爱不马上报答你,是想让你在等待中,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福会变换一种方式降临,是想让你感受它的博大与丰盈。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人生从爱出发,并能一路与爱相伴,生命就会获得本质的诗意和快感。所以,你尽可以把尘世的一切浮华都丢了,把一切羁绊都扔了,但你一定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铭记在心上。
一粒种子落进大地,大地就会为它长出一片绿色;一片云彩依偎在天空,天空就会为它带来丰沛的降水;万物把萌发的心愿交给世界,世界便呈现给它们盎然与蓬勃。是的,你把爱拿出来,一定也会得到爱的馈赠;你把福带给别人,一定也会得到福的恩宠。
爱,其实很简单,就是尘世间人与人的呵护,帮助和扶持。福,其实也很平凡,就是屋檐下一家人的和美,团圆以及平安。爱,像一条条温柔的紫藤,温暖,就是这温柔与温柔的缠绕;福,像一颗颗斑斓的五彩石,温馨,就是这斑斓与斑斓的相拥。
天堂与地狱,只有一个字相隔,那就是爱。有爱的地方,就是温暖的天堂;无爱的地方,就是冰冷的地狱。所以,只要你能为他人献出爱,你能为别人送去福,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温暖的天堂。
岁月大河奔流,世事变幻无常。人世间的好多东西,大都经不住时间的磨蚀。海未枯,石未烂,可同山盟海誓早已不见了;名已得,利到手,可心底的快乐却很难再找到了。外在的这一切,都不会停留太久:一转身誓言可以散去,一转眼繁华可以不再,只有爱换来的爱才会长久,只有福反哺来的福才会永恒。
爱出,一个“出”字,就是要懂得付出;福往,一个“往”字,就是要学会给予。付出,是这个世界和谐的韵脚;给予,是这个世界美丽的底色。馨香终归会报答馨香,有了这和谐的韵脚,爱返,只能是爱出的必然结果;芬芳终归会感恩芬芳,有了这美丽的底色,福来,只会是福往的最终结局。
有一句话,如林间的幽风,能拂醒人的善念;有一句话,如山涧的清泉,能荡涤出人的佛心。
有一句话,初见,会撼魂动魄;有一句话,出口,能一语惊心。这一生,即使每天粗茶淡饭,有这句话挂在嘴边,也会唇齿留香;这一生,即使你迷失了所有的方向,把这句话记在心上,依旧会找到幸福和温暖。
这句话就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
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上无数鲜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证明了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和重要。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运用这个法宝取得胜利的典范,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新时代的建设者为了民族繁荣强盛的理想继续奋斗。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能一日三省,向自己发问,对自己剖析,那么还会有担心和恐惧的事情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世上有几人能够严肃认真的面对自己的灵魂呢?
“知耻近乎勇”,有没有勇气不断反省、及时更正所犯下的错误呢?
有没有灵活辩证的思想去对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而不是僵守旧模式呢?
所以说,能直面现实、忠诚灵魂的才是真正的勇士。